- 資訊看板
- 稻米文化館
- 場館介紹
場館介紹
水田生態
台灣每年可獲得水資源總共約905億立方公尺、農業用水佔74%、而農田灌溉用水佔農業用水75%、。由此可見水稻田除了生產功能以外、還富有水份涵養及生態保育作用。本造景完全仿造農村田園景觀、保有農村生態展現、並在這田溝裡可以找得到許多魚類~~等。讓小朋友們對農村生態有所認識。
稻米分佈
此區運用燈光及完整的圖片規劃介紹,讓參觀者能一目了然,深入台灣與世界各地的稻米分佈概況,促使民眾對於稻米分佈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同時借由稻米分佈的介紹,讓小朋友瞭解稻米對於以農立國的我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
稻米概況
此區分成三個部份:
.詳細介紹稻米的來源。
.藉由圖表及語音的教學方式,詳細介紹稻米的生長過程--讓您可以深切瞭解稻米的成長。
.二百多種稻米的品系實物介紹。
稻殼文化
.稻殼文化即是資源再生,亦是稻田耕作、循環再生和有機農業的一環。
.大量的稻草稻殼、米糠為重要資源加以高度利用,以開發特產品,改良土質,提升農作物品質。
.各種產品和農家之間彼此關係密切、互動交流為一再生型產業。
稻草文化
.過去人們會燃燒稻草,是為了要製作推肥的稻草灰,或是為了設置苗圃溫床等;
常看到的是利用稻草和舊衣服紮成的稻草人或者是推成高高的草垺和草鞋,
.日本於近年來,極力發展實用稻草工藝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
本區呈現了日本、台灣各式創意的稻草工藝,豐富的稻草工藝作品琳瑯滿目。